消化不良導致脹氣,是常見的腸胃不適症狀。年節春酒一攤接一攤的上場,許多人早已不堪折騰。

「脹氣」是怎麼一回事?北醫附設醫院消化內科王仁助醫師指出,脹氣是消化道常見的症狀之一,通常出現在吃完飯後,感覺到腹部腫脹、不舒服,有時會合併打嗝,但一般不會有痛的情形,若在排便或排氣後,大部分會得到緩解,覺得腹部舒暢輕鬆多了。

不過,有人在用大餐後,忍不住猛「放氣」,甚至在辦公室或公共場所頻頻「排放瓦斯」,不但尷尬還引來異樣眼光。王仁助說,想要化解這種尷尬,須注意避免飲食不當產生的「脹氣」。

消化道氣體來自飲食與細菌

一般來說,人體消化道內的氣體有二大來源,第一是吃進來的,如說話、嚼口香糖、喝汽水、可樂或啤酒等飲料,或囫圇吞棗吃東西時,空氣也隨之下肚。

另外一個來源是腸內細菌分解食物過程中產生的。吃到肚子裡的食物約有90%被消化吸收掉,其餘的食物殘渣會被大腸內的細菌分解利用而產生氣體。

豆類、乳類、柑橘類易產氣

常見容易的「產氣食物」有:豆類食物(如豆乾、豆腐)、薯類食物(如地瓜、芋頭、馬鈴薯)、柑橘類水果、柚子、洋蔥、芹菜、蘋果、桃子、甘藍菜、玉米、香蕉、穀類、麵包和添加山梨糖醇甜味劑的飲料及甜點等;另外,乳類食品也是容易產生脹氣的食物。

王仁助建議,要預防脹氣,吃東西時,須細嚼慢嚥,不要一次吃得太多、太撐,避免一邊吃東西還一邊說話,少喝汽水及啤酒及會「生氣」的食物;另外,飯後不要一直悶坐著,最好起身走一走、動一動、洗個碗,或是散個步,這樣有助於幫助消化。

如果脹氣問題還是無法解決,甚至出現嚴重疼痛、發燒、嘔吐、吐血、解血便或解黑色大便或貧血、體重快速減輕等症狀時,須立即就醫檢查,以免一肚子「氣」悶出一身病。

==Reference==
2008.02.18    中時電子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一個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