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有彰濱工業區之寶的大杓鷸,長得瘦高,平日攝影者用高倍望遠鏡看,都是在休息,沒看過覓食,鳥類生態博士蔡嘉揚經過多年觀察,發現大杓鷸竟是在夜間才覓食,為的是生態數量上的平衡。

彰濱工業區曾經有高達3000多隻大杓鷸聚集,成為生態熱門的研究景點,其中大肚溪口南北岸的灘地,是最主要的聚落區,蔡嘉揚從學生時代就長期在此觀察大杓鷸的覓食和棲地利用策略,最近解開這個謎。

原來大杓鷸整個白天的退潮時刻,幾乎不吃東西,僅隨著潮水漲退而休息或飛行進出遊憩,到了晚間才吃一些多毛類的東西,所以難怪很多人持望遠鏡、攝影機就是看不到大杓鷸在吃東西。

他在多年觀察鳥類生態後,今年二月針對彰濱工業區肉粽角大杓鷸,作了一次相當有趣的記錄。

他選定一隻大杓鷸持續觀察,沒多久就看到鳥,以二至三秒鐘時間,吐了「食繭」,在大杓鷸吐食繭的過程,首先脖子會鼓起來,然後開始呈現嘔吐狀,最後竟然吐出一大塊膠狀、片狀的物體,完全不同於以往的粒狀物。可惜後來潮水上漲淹沒,無法採集到檢體作分析,但蔡嘉揚認為,應該不是過去大家常認為的「大眼蟹類的甲殼」。

什麼是「食繭」(Pellet)呢?蔡嘉揚說,食繭是鳥類或是其他肉食動物,捕食獵物將其無法消化之硬物如毛髮、骨頭、硬殼等,不經過消化系統的排泄器官排出,而直接從口中吐出的物體。

其中鳥類以猛禽的隼科、鴟鴞科吐食繭的習性最為明顯。而排遺則是經過消化器官消化無法分解的物體,仍會有少數的硬物碎片,伴隨著氨氮等代謝廢物從泄殖腔排出的糞便,所以食繭和排遺都是研究鳥類食物的種類、大小和能量進出等訊息最佳的間接證據。

至於,什麼樣的環境,讓彰濱工業區曾經養活3000多隻大杓鷸?什麼樣的機制,讓大杓鷸選擇夜間覓食為主?這一切的答案就是「能量的平衡」。

而在過去,許多鳥類觀察者到灘地上,當整群棲息的大杓鷸,隨退潮飛出之後採集到的多半是排遺,很少發現有食繭。

這主要是跟採集的時間有關,如果「食繭」產生的速度比排遺還快,則吐食繭的時間多半在潮水滿潮之前,有食繭的話大概都被潮水給淹沒了。

==Reference==
2007.4.10    時報資訊

《大杓鷸小檔案》

學名:
Numenius arquata orientalis
英文:Indian Curlew.
全長:65公分

大杓鷸,繁殖於西伯利亞西部貝加爾湖地方、蒙古北部、中國東北,冬季南遷避寒於熱帶非洲東部、馬達加斯加島、華南、海南島、菲律賓與婆羅州。在臺灣地區為十分普遍的冬候鳥,大都出現於西部海岸,尤以大肚溪口南岸河口沙洲及彰濱沙灘,為大杓鷸在臺灣的最大度冬地;
19951月中旬,其族群達2,500多隻,遠望一、二千隻活動於海濱淺水灘時,會讓人以為是新生的沙洲。
大杓鷸,為鷸鴴鳥中體型最高大鳥種之一,長長的大彎嘴長達14.519公分牠棲息於潮間帶,涉水尋覓食物,最喜愛沙灘上之招潮蟹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一個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