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最新統計,95年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9.43倍,是92年以來的最高,房仲業者分析,購屋負擔最重的信義區,因治安佳、居住品質優,仍是政商名流的最愛,但萬華區、南港區以及文山區,因房價成長幅度有限,購屋負擔顯得相對較輕。

根據台北市主計處最新出爐的北市家庭收支調查報告,95年北市平均家庭可支配所得為107.31萬元,是近3年來最低,以30坪住宅平均總價來分析,95年北市房價所得比為9.43倍,較94年的7.46倍大幅成長,為92年以來最高倍數,顯示台北市的購屋負擔不僅越來越沉重,幅度也有逐漸擴增的趨勢。

永慶房仲集團統計指出,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自92年SARS風暴後一路攀升,從92年的6.04倍、93年的7.12倍、94年的7.46倍,到95年直接跳到9.43倍,在一般民眾家庭可支配所得沒有隨之調升的情況下,不斷飆揚的房價導致一般民眾購屋壓力大增。

永慶房屋總經理葉凌棋指出,95年台北市30坪住宅平均總價首度突破千萬元,達1011.78萬元,與94年的849.59萬元相較,成長了約19%;但95年北市平均家庭可支配所得107.31萬元,卻較94年的113.96萬元,下滑了約5%,台北市的家庭所得已經很難支撐目前的房價水準的情況已經很明顯。

從台北市各行政區來看,購屋負擔最重的區域首推信義區,房價所得比11.96倍,其次為中山區以及中正區,房價所得比分別為11.26倍及11倍。葉凌棋表示,信義區以及中正區的購屋負擔大,很明顯是因為家庭可支配所得下滑,但房價卻大幅攀升。

其中,信義計畫區為行政中心,治安佳、居住品質優,是政商名流的最愛,近3年房價維持一定的漲幅,也帶動計畫區周邊老舊住宅區的房市的上漲,但因這些老舊住宅區的家庭可支配所得並沒有隨之提高,造成信義區內房價所得比倍數的擴大;而中山區則因大直重劃區的開發完成,房價顯著拉升,雖該區家庭可支配所得有微幅上揚,但仍趕不上房價攀升。

相對地,台北購屋壓力最輕的區域為萬華區,房價所得比為5.93倍,與平均值有一段差距,其次為南港區以及文山區,房價所得比分別為6.78倍及6.99倍。葉凌棋認為,萬華區為一般老舊住宅區,屋齡偏高,房價成長幅度有限,購屋負擔顯然較輕;而文山區為傳統軍教群聚區域,居住環境單純,房價波動較穩定,家庭購屋能力不至於有太大的飆升幅度;至於南港區,在經貿園區進駐下,家庭可支配所得有顯著的成長,雖然房價行情也呈現微幅上升,但房價所得比相對較低。

葉凌棋表示,台北市在土地供給量有限,利率仍處於低檔,標地價格屢創新高等情況下,讓今年北市房價仍會屬於高水位盤旋,回跌空間不大;尤其外資、回流台資、華僑等依然為市場購買主力,豪宅買氣持續走揚,進而拉抬中低總價住宅的賣方心態,但在家庭可支配所得未隨之提升的情況下,形成買賣方對「價格高低」的認知差距拉大,產生一般住宅銷售時間拉長的現象。

==Reference==
2007.5.22    東森新聞網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一個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