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衛生署公佈的2006年台灣地區國人十大死因,其中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就佔了19.7%,僅次於癌症而分佔第二、三與第十位,其發生皆與高血脂關係密切,即血中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過高的情形。高脂血症顧名思義是指血脂代謝異常而過高的疾病,血脂異常的狀況若持續惡化,則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,進而引起動脈硬化,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。簡而言之,高脂血症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元兇之一。

血脂質
(Blood lipids)通常指血清膽固醇和血清三酸甘油酯,尤其是血清膽固醇濃度,常被視為是否罹患動脈硬化與心血管性疾病的危險良好指標。當血中膽固醇過高,容易產生脂肪斑塊堆積而損傷血管壁,再進一步惡化則使血管腔越變狹窄,阻礙血液流通,組織容易壞死,並容易形成血栓,更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。研究證據已指出,血清膽固醇的濃度增加與死亡率成正比,不可不慎。

然而膽固醇要到多少才算高呢
?一般而言,成人的血膽固醇濃度理想值應小於200 mg/dL;若高於240 mg/dL屬於高危險群,需要接受治療:介於兩者則為邊際高危險群,表示已有健康的隱憂,宜多加注意。造成膽固醇過高的原因很多,遺傳、飲食、性別、年齡與生活習慣(如運動、抽菸等)都是影響血膽固醇的因素,透過健康檢查即可得知自己血中總膽固醇濃度,值得多加關心。

近年來在血脂的相關研究中發現植物固醇具有降低膽固醇的效果。植物固醇(
phytosterols/stanols)廣存於各種植物性食品中,尤其是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性油脂,如玉米油、葵花油等。植物固醇與膽固醇同屬「固醇」家族,兩者構造近似,因此在腸道中植物固醇會與膽固醇互相競爭,抑制膽固醇酯乳糜化和微膠粒的形成,且抑制其在小腸刷狀緣之吸收,並增加膽酸由糞便的排出,促進肝臟膽固醇的代謝,進而降低血清中之總膽固醇(TC);而植物固醇本身不易為人體所吸收,容易代謝掉,因此不會造成人體負擔。除此之外,植物固醇也可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的濃度。

根據美國
FDA 2000年的公告指出,每天攝取大約1.3公克的植物固醇,可以降低血清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約百分之十左右。因此建議膳食中可適量增加植物固醇的攝取量,有降低血膽固醇之作用,進而降低血栓症的發生,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。植物固醇已是一普遍公認有健康功效的成分,也已研發應用於許多食品當中,提供民眾關心健康的新選擇。

==Reference==
2007.10.2    文/謝明哲  博士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一個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