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與歐洲是國際私募股權基金發跡之地,也是蓬勃發展的兵家之地,至今仍不泛眾多的國際私募股權基金公司不斷地成立並投身市場,一些像KKR、Blackstone(黑石)、Carlyle(凱雷)、TPG NewBridge Captical(新橋資本)、Temasek(淡馬錫)等早已名聲響亮,它們掌握大量全球性私募股權基金,以龐大的資金運籌帷幄,每三天併購一家公司,每星期賣掉一家公司都是很常有的事。最近Blackstone竟也IPO,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,可見經營方式極為彈性。

私募股權基金,募集了可能是各國政府機構、退休基金、政商名流等一筆眾人的資金,基金經營種類很多樣化,包括投入創投型、併購型、重整型、中層融資,甚至投資房地產等都有。最常見的是透過併購取得合併後企業之經營權或加入關鍵股權,進而主導公司經營或下市重整,或入董事會監督公司治理。然而,每檔基金一定設有退場機制,經過五到七年,會再將公司出售、重新上市轉出股份或以分割部門再分售等方式脫手,極少數永續經營的案例。

日前眾所矚目的國際私募股權基金凱雷與日月光合併案雖然破局,但像日月光這樣市值高、體質佳且具國際性的企業確仍成為私募股權基金眼中的投資標的,若一夕間下市,不免震撼到國內資本市場,主管機關也極審慎看待其發展。

引進私募股權基金的問題探討
(一)過度槓桿融資:
偏愛提高報酬率如私募股權基金,投資在某種程度上自有資金比例愈低愈好,這也是其以槓桿融資併購(LBO)向當地金融機構取得資金極為普遍的原因。普華財顧執行董事游明德提醒到,金融機構在審核融資上為保障本金與利息的回收,必然設有借款上限,就有一個制衡效果在。金融業者願意提供此類融資交易但非散財童子,面對LBO申請會更慎重評估,不用太過擔心高度槓桿的問題。

(二)資本弱化的憂慮:
一般像私募股權基金這類的外國投資者,來台投資方式可先成立一家SPV/SPC(特殊目的公司)再以SPV名字進行標的公司公開收購,SPV的收購資金基本上也有很大比例是借來的,待收購完成後,兩家公司合併,負債比例即增高,公司財務似惡化,直覺上形成資本弱化的情形,不過,負債比例提高相對公司而言到底是好是壞,可能見仁見智,因為從財務管理角度,零負債不見得就是好。且私募股權基金在決定進行併購前,已慎重評估公司財務結構與償債能力等並排除相關可能發生的問題。

(三)員工權益的保障:
併購為達成綜效,發生人員裁減等社會問題,不是只有當私募股權基金併購時才有,像之前公營銀行遭併購時員工也是走上街頭抗爭。因此,若單單苛責私募股權基金的強勢作法,好像也不太公允。政大金融學系教授殷乃平認為要注意的是,到底要保障員工到什麼程度,過猶不及?經營階層及大股東在購併過程,哪些限制?購併者本身又有何規範?要在保障員工權益與公司獲利兩者間找到平衡點,否則沒獲利又如何保障員工!不過事實上,很多併購案都少有社會問題出現,真正碰到經營不善、惡性或無預警倒閉才可能造成社會問題。

(四)突破投資大陸上限:
國內企業為突破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40%上限,時有耳聞藉著引入私募股權基金轉型為外國企業就可不受此條規範。寶來證券協理何國威認為,與其擔心企業出走投資大陸超過40%,難道就不該擔心企業更有可能60%投資到越南、70%投資到美國嗎?台灣因一些政治考量變成私募股權基金來台的限制,倒不如試著以開放方式做有效管理,給予企業發展機會,若只因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使得發展受限,實在很可惜。

==Reference==
2007.7.3    會計研究月刊260期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一個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