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日鄉的市區也能欣賞到稀有的黑冠麻鷺!與烏日鄉民代表會、戶政事務所、烏日警分局相鄰的榕樹林,因保育得宜,最近常有稀有鳥類黑冠麻鷺棲息,還到地上覓食,生態盎然。
烏日代表會與戶政事務所相鄰,建物都近百年,被列歷史建物,兩單位後面有多株大榕樹也有百年,縣農業局亦列冊保護,樹的四周還做花台保護,常有鳥類在此棲息。
最近鳥類愈聚愈多,除了白頭翁等,還看見黑冠麻鷺;據保育人士指出,黑冠麻鷺一般分布在東南亞,台灣是棲息的北限,多棲息在海拔1千公尺以下河川、樹林,以昆蟲、魚類為主食,在台灣被列為稀有鳥類,在都市確較少見。
據居民指出,可能是樹林旁就是烏日警分局,在警察的保護下沒人敢在樹林獵殺或攻擊鳥類,才成為鳥兒的樂園。
另外這片樹林的前面就是烏日國小,校內有更多的老樹,有如森林小學,學校的保育教學成功,學生不會打擾、攻擊鳥類,連成了整整一片鳥類的保育區,十分難得。
==Reference==
2007.7.20 聯合新聞網
==My Opinion==
記得民國89年我第一次在彰師大男生宿舍後面看到黑冠麻鷺時,
那種全身起雞皮疙瘩的興奮與感動~
雖然牠只在我的雙筒中出現短短的時間,
但還是~好爽!!
《黑冠麻鷺小檔案》
Gorsachius Melanolophus
Malaysian Night Heron
全長:47公分
黑冠麻鷺,額、頭頂及冠羽為黑色,冠羽長達10公分左右,背部為銹紅色有黑色橫漣紋,胸腹部亦有銹紅色縱麻斑,故有其名。 黑冠麻鷺的分布,除臺灣以外,西自印度、錫蘭、尼古巴群島、緬甸、中南半島,東至華南和海南島。南達菲律賓、巴拉望、婆羅州、爪哇及馬來半島等地。
在臺灣大抵棲息於低海拔山區至山麓一帶,為不普遍的留鳥。常單獨活動於陰濕的樹林下或在溪澗水邊覓食,在樹下以蚯蚓、昆蟲等為食。在水邊則覓食小魚蝦、兩棲類、無脊椎軟體動物或水生昆蟲等。
營巢於雜木林或竹林裡,以樹枝或竹枝築造粗雜的盤形巢。
==Reference==
2007.7.20 大同大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