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諸羅樹蛙於一九九五年命名發表,保育人員努力研究、調查、保育,仍阻擋不了人類偷捉及破壞棲地,經過十三年努力,這次農委會新修訂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,諸羅樹蛙在各項評比都獲極高分數,可望列入台灣保育類動物。

諸羅樹蛙,樹蛙科,為台灣特有種,主要分布在雲林、嘉義及台南等地,一九九五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呂光洋,鑑定為新種樹蛙,由於第一次是在嘉義發現,因此以嘉義舊名「諸羅」命名為諸羅樹蛙。

目前發現諸羅樹蛙的棲息地,僅台南地區不是在竹林區,嘉義、雲林都分布在竹林內,因產業型態轉變、化學肥料及農藥濫用,棲地被嚴重破壞,數量更急速減少,雲林縣野鳥學會理事長、古坑華南國小代理校長陳清圳多年來致力於諸羅樹蛙的保育工作,二○○一年與雲、嘉地區筍農約定,不改種其他作物、不使用農藥,從被筍農趕出去,到筍農認同配合,計畫一直持續至今。

同樣致力於諸羅樹蛙研究、保育的真理大學自然資源應用學系講師莊孟憲,致力保護這些「小東西」的棲地不被開發破壞。

數量減少 全台不到2萬隻

即使各界極力保育,諸羅樹蛙仍面臨數量減少,據研究人員估計,全台諸羅樹蛙數量不超過兩萬隻,因此在這次農委會修訂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五項評比中,諸羅樹蛙名列兩棲類第一位。

 

==Reference==
2008.2.20    自由時報

《諸羅樹蛙小檔案》

Rhacophorus arvalis
Lue, Lai, and Chen, 1995

●成體特徵:
1、體長:中形,♂4-5cm,♀5-8cm
2、頭部:頭長約等於頭寬,吻端尖圓,上唇白色。眼睛虹彩顏色帶草綠色。鼓膜大而明顯,顳褶清晰。
3、背部:草綠色,皮膚稍粗糙,有許多小顆粒。
4、體側:兩側各有一條白線從口角延伸到股部,白線下方鑲有黑色不規則細線。
5、腹部:白色沒有斑點。
6、前肢:前臂及上臂都是綠色,外側白色皮瓣不明顯。指間有微蹼,吸盤發達。內掌瘤明顯。
7、後肢:背面綠色,趾間有蹼,吸盤發達。

●第二性徵:雄蛙體型較小,有單一咽下外鳴囊,咽喉鳴囊位置的顏色較深。

●相近種類比較:莫氏樹蛙及台北樹蛙的顏色為墨綠色,體側沒有白線。

●分布:台灣特有種,僅分布在嘉義、雲林 及台南一帶的平地竹林、果園、芒草叢等開墾地。

●繁殖期:主要在5至9月。

●行為:特別喜歡在雨夜或大雨過後的夜晚鳴叫,叫聲是高而輕脆一連串「ㄍ一、ㄍ一、ㄍ一」。雄蛙經常上百隻一起出現,但分開停棲在遮蔽良好的植物體上鳴叫,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在二、三公尺高的地方。雄蛙鳴叫吸引雌蛙配對之後,雌蛙會帶著雄蛙到水邊落葉底下產卵。

●卵:白色泡沫型卵塊。

●蝌蚪:身體扁平,尾巴尖細,約13mm。身體深褐色,散佈著不規則的黑點。

●快速鑑定清單:
1、中型、背部草綠色
2、指(趾)端有吸盤
3、從吻端到體側有一條白線
4、腹部或體側沒有斑點

==Reference==
楊懿如的青蛙小站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一個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